挚爱是心中的一团火,它驱使我们勇往直前,无惧风雨和挑战。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你会发现,那些汗水都已化作照亮前行之路的光芒。 初识禹州市神垕镇侯功钧窑艺术总监侯俊功,给人一种偏执的感觉,他是那种说了算,定了干,不达目标不回头的人。 侯俊功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他从上学时期开始,就常常利用节假日去一厂跟他二舅(李明都)学习手拉坯。1986年又拜在钧瓷二厂老艺人蔡大水的门下,学习钧瓷配釉以及上釉的工艺和制作过程。 1996年参加工作后,侯俊功先后在孔家钧窑、禹公钧窑、坪山钧窑学艺,期间又拜多名老艺人为师,学习钧瓷制作工艺。2013年自己创办禹州市俊功钧瓷有限公司。 10多年来,侯俊功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精髓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在产品设计上推陈出新。通过数百次火与泥的淬炼,终于百炼成钢,在钧瓷造型设计、釉色、烧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沿用了传统的钧釉配方,继承了传统的宋钧造型,又加以创新,使其呈现出古朴典雅、浑厚庄重等特点。 公司成立后,侯俊功大胆创新,与“鬼”手侯殿申合作手拉坯,先后创作出几百种新器型。其中2014年挂盘手拉坯成品直径为90cm,达到当时钧瓷界手拉坯之最。双龙樽、荷花樽和凤凰碗等一大批作品成为当时一器难求的经典之作。 今年57岁的侯俊功,从独立创办窑口到业界声名鹊起,只用了短短11年多的时间。在自立门户、自主创新的历程中,侯俊功尝尽了酸甜苦辣,冲破了艰难险阻,披荆斩棘,终于迎来彩霞漫天。 2016年11月,侯俊功的《钧瓷天球瓶》《钧瓷乾坤瓶》两件作品被河南省博物院永久收藏。 多年来,侯俊功越来越迷恋于煤、柴、炭烧的钧瓷作品的古朴厚重、典雅。他凭着小时候的记忆加上多年对老钧瓷的理解,让自己的作品达到了原钧瓷一厂、二厂、国营煤烧的韵味和效果。 2017年,在原有1立方、5立方气烧窑各一座的基础上,侯俊功又建了一座5立方的传统煤、柴圆窑(包括环保设备)。所用釉色他始终坚持采用原钧瓷一、二厂和国营厂的最传统的难度极高的钧红釉原始釉方;所用的釉料他坚持亲自采购原始石料,并坚持采用手拉坯器型,坚持采用老式烧制方法和原红烧炭燃料。虽然成品率极低,但窑变效果非常好,所烧作品堪称稀世珍宝。 2019年,为了使广大钧瓷爱好者能一目了然的分辨出煤烧作品和气烧作品,侯俊功申报了一项名为《母子同体》的发明专利并已受理,让每件煤烧、柴烧、炭烧的钧瓷艺术品都有了身份证,极大的提高了钧瓷作品的艺术价值。 为使产品规格多元化,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侯俊功创作的作品尺寸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他采用传统手拉坯制作最大的作品直径达到76公分,堪称钧瓷界之最。 在多年的钧瓷创新工作中,侯俊功结识了很多的书画名家,并收藏了很多名人字画。由于他的公司条件有限,他所收藏的书画作品不是发霉就是被老鼠咬了,许多收藏品被毁于一旦。他又是心痛又是气愤。无奈之下,他突发奇想:何不创新一种既能做瓷,又能创作字画的钧瓷瓷胎来,把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赋予在钧瓷之上,在便于收藏的同时,把钧瓷和书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彰显出钧瓷和书画的艺术价值,达到以物载文、以文润物的艺术效果。 为了研发出一种适合艺术创作钧瓷瓷胎,侯俊功可谓不计成本,他把家里的所有卖瓷器的钱都投入到研发中,最困难时兜里只有26元钱。由于研发钧瓷瓷胎尚属陶瓷界史无前例的首创,从2019年开始,特别是疫情三年,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钧瓷瓷胎研发上来,夜以继日地进行科研探索和攻关。 研发钧瓷瓷胎,难度非常大。可谓是亘古未有。艺术家在创作时离不开钧瓷白瓷胎。而钧瓷白瓷胎最容易炸坯,很难烧成。特别是一面上釉,另一面不上釉,更难烧成。为了给艺术家有充足的空间来创作,侯俊功设计的赏盘将圈足改为鳌形,寓意拔得头筹,独占鳌头,吉祥长寿。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钧瓷白瓷胎炸坯的难题。 侯俊功勤奋好学,肯钻研,在攻关中遇到的难题,他既向老艺人、老窑工请教,也从书本中找答案。他查阅了《陶瓷工艺学》《钧瓷志》等大量的古籍文献和现代陶瓷科学理论专著,汲取前人智慧,在守正的基础上求新求变。由于没有圈足极易变形,侯俊功试验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却没有丝毫的气馁。他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他硬是靠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韧劲,经过6年多上百次的试验和攻关,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克服了一道道技术难题,所研发的《一种适合艺术创作的钧瓷瓷胎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得成功,已申报国级发明专利,并通过初步审核合格。 钧瓷瓷胎专利的成功发明,非常完美的把书画、篆刻、拓印艺术与钧瓷艺术融合到了一起,是陶瓷史上的首创,更是陶瓷史上的里程碑。 我以我手执新笔,我以我心绘前程。 追求钧瓷的艺术性,发扬钧瓷的民族性,拓展钧瓷的创新性,最终赋予钧瓷的世界性。这是侯俊功梦寐以求的愿望。 泥火相生绘釉斑,几人知道个中难。 执着求艺能坚守,打破常规敢领先。 巧手拉坯形百千,出窑开片清音传。 卢钧美釉释万彩,神品重器留人间。 这是侯俊功献身陶瓷艺术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