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适度规模经营破解种粮难——来自山东省莱西市的调查

2024-12-9 15:58| 查看: 5262| 评论: 0|来自: 经济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受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外流等因素影响,我国耕地流转不断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如何把握好适度规模经营之“度”,推动农业不断走向现代化?
  一边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撂荒地增加,同时,小农户种粮成本高、效益低、现代化程度不高;一边是粮食生产“安全线”必须筑牢……在全国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着这样的矛盾。
  如何破解?山东青岛莱西市通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高标准农田等措施,推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路径,目前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超过7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规模化种粮过程中面临哪些难题?适度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农业的契合点在哪里?
  走向规模化种植
  “进入21世纪,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种粮农民越来越少,撂荒地现象开始显现。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一些农民尝试通过流转土地,走上规模化种粮道路,莱西市开始出现种粮大户。”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丁永青说,种粮大户的规模起初只有百亩左右,十余年间,逐渐发展到上千亩甚至上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越来越多。目前,莱西市种粮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353家,100亩以上的20家,1000亩以上的13家,万亩以上的3家。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73.28万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78.21%。
  “莱西从事粮食规模化种植的经营主体大体可分6种类型。”丁永青说,一种是种粮大户,规模通常在50亩到200亩,以土地流转为主,耕种管收等环节为部分自购机械自主经营或接受单环节、多环节的土地托管服务。一种是从种植大户发展起来的家庭农场,如莱西市怡禾家庭农场、兄弟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通常在1000亩至2000亩,具备一定实力,除自主经营流转土地外,还可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农技指导等农业社会化服务。
  “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类型。”丁永青说,如兴堤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行“党组织领导合作社+公司+农户”服务模式,由合作社经营,年底根据经营实际和约定由公司、村集体和入股村民分红。另外,还有本地公司转化发展的类型,一种是从农机销售扩展而来的本土农业服务公司,如青岛金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接受以镇街或村庄为单位集中连片土地流转,经营规模通常在2000亩以上,最高超过万亩;还有一种是具有农资和农技双重服务能力的企业,扩展到粮食规模经营,如青岛丰诺农化有限公司经营规模在2000亩以上,具备一定农资农技服务优势,侧重于土地流转服务,由专业经营团队分区域管理,具备成熟服务模式和技术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规模快速扩张。
  “还有一种是域外农业龙头企业,如北大荒农垦集团,通过与莱西市各镇街对接,以‘土地集中流转—整理—再流转’方式,不断探索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新路径。”丁永青说。目前,莱西市与北大荒农垦集团累计签约土地1.4万余亩。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有不同的经营模式,如何找寻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契合点?
  201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各地要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本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并提出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倍至15倍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以莱西市户均土地面积5.5亩计算,55亩至82.5亩为适度规模经营。现在,50亩仍然是我们把握区分小农户与种植大户的界限。”莱西市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吴会松说。
  目前看,粮食规模化经营面积低于200亩难以盈利,这与种粮产业生态改变有很大关系。如今种粮耕种管收各环节全程实现机械化,土地面积太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倒逼种粮大户扩大规模。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旭东说,“我们把握的整体原则是,既让种粮有钱赚,也不盲目扩张,将风险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在合理区间内鼓励支持引导土地流转,向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探索农业机械化、现代化”。
  种粮大户的烦恼
  尽管各类经营主体在规模化种粮之前,或多或少都跟粮食生产打过交道,但真正自己干却完全不同,走过不少弯路。
  莱西市姜山镇兄弟农场负责人于志学流转的土地连不成片,没有水浇条件,碰上天旱一亩地仅能产50斤到100斤粮。他建平塘、修水渠,投资5年,竟连亏了5年,到2022年才开始盈利。
  2017年,青岛金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荷动起了包地种粮的念头。第一年收获完玉米,由于品质不高,平均一亩地只能挣190元,远低于小农户水平。“从耕种前的土地规划整理、选种,到作物生长期间的飞防、灌溉、排涝等田间管理,再到收获后的粮食晾晒、售卖,种粮‘全生命周期’每一步都不容易。”张荷说。
  莱西市怡禾家庭农场也遇到了麻烦。他们流转的土地中,有1100亩为前期速生杨树林,地下树根纵横交错,“旋耕机刚下地,就把犁刀折断了,来来回回几次,农机手就再也不敢接我的活了。”怡禾家庭农场总经理王志涛说,陆续清理了3年把树根刨干净,土地才平整出来。
  迈过了规模经营初期的“坎”,新问题又陆续出现:一方面,土地规模大了,过去的分散地块变成大面积耕种,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必须重整;另一方面,大规模种粮后,晾晒成了大问题。另外,农业设施用地审批难、贷款难等,都给种粮大户带来了挑战。“过去各家各户分别种着几亩、十几亩地,田里小路众多,沟渠也比较乱。”莱西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赵品绩说,“此外,大部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薄弱,远达不到‘旱能浇、涝能排’的程度,大规模经营后,这些道路和沟渠都要重整。”
  “排涝顺畅直接关系粮食能否顺利收获入仓。尤其是秋季玉米收获期,如果水排不出来,大型收割机下不了地,就只能靠手掰肩扛将玉米运出泥窝。”王志涛说。“如果碰上连阴雨,根本睡不着!”张荷说,由于缺少专业烘干设施及设施农业用地,她需要到处找场院晒粮,实在没有空场就找车流量不大的乡间小路晾晒,往往一摊就是几公里,耗费大量人力不说,还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资金问题逐渐成为压在种粮户心头的一块“大石”。“随着规模扩大,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收入少,流动资金压力逐渐增大。”青岛恒岳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立红说,“问题在于土地不能抵押,农产品也不能当作贷款抵押物。”
  携手纾解燃眉之急
  面对规模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莱西市政府与种粮大户共同努力寻找解决之道。
  夏格庄镇镇长张甜告诉记者,他们去年投资800万元,建设水利基础设施,通过大沽河调水、挖池塘、修整灌溉水渠,改善了全镇2000余亩农田的水浇条件。“近3年来,莱西市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27.52万亩。”孙旭东说,通过在项目区建设田间道路、农田水利设施、节水灌溉及配套电力设施等,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亩均可增产10%左右,“建设资金大多是由政府出一部分,种粮大户出一部分。”
  针对粮食晾晒难问题,莱西市目前已建设两处烘干仓储基地。在夏格庄镇已投入运营的烘干仓储基地,记者看到巨大的库房里,12台烘干机一字排开,堆积如山的小麦通过管道缓缓进入烘干机。“基地占地30亩,粮食日烘干能力达1000吨,还建了6个钢板仓和2个标准粮库,可储存粮食近2万吨。”张荷告诉记者,该基地由镇政府投资4000万元,金丞公司投资1000万元并负责运营,可满足周边5万亩农田的烘干需求。
  “有了烘干储存基地,我们这些种粮大户再不用为粮食晾晒发愁了,今年还为周边的几个大户烘干上千吨粮食。”张荷高兴地说,如果当期粮食收购价格低了,还可以在这里储存,等价格上涨时再卖。“对公司来说,在耕种管收基础上,业务延伸到烘储销,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不过,目前莱西烘干基地较少,只能解决部分种粮大户的晾晒问题;此外,即便有了烘干设备,仍然有晾晒需求。“我们虽然也上了烘干机,但玉米棒收下来仍要晾晒两天降低水分,需要50亩地作为晾晒场,以及30亩地作为农资配套场地。”青岛丰诺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峰说。
  莱西还通过创新实践,解决农户贷款缺乏抵押物的痛点。“粮食烘干储存在粮库里,风险大大降低。可以用粮食做抵押,向银行贷款。”张荷说,过去老百姓收了玉米棒子没处存放,愿意卖给种粮大户,但种粮大户缺乏资金收不了多少,老百姓只能在马路上晾晒,每年都得损失10%到20%。粮食可以作抵押,种粮大户就有了大规模收储粮食的资金,能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目前正在跟多家银行联系,有望实现这方面的突破。”
  农业保险对种粮大户来说也非常关键。“粮食作物成熟期,往往一阵风、一场冰雹下来,农户这一季就白干了,所以完备的保险体系是刚需。”于志学表示。莱西市从2007年开始出台农业保险政策,现在由政府出90%、个人出10%,推动农业保险落地。如今,每年小麦和玉米的完全成本保险参保分别达到62万亩和53万亩。今年,莱西又推动农业保险从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由政府、农产品交易所、保险公司、种粮大户四方出资,进行保收入的尝试。“如果收入有了保险,也可以破解银行贷款难题。”孙旭东说。
  创新模式促增收
  在纾解“燃眉之急”的同时,围绕粮食生产的深层问题,莱西也在认真思考和积极尝试。
  “粮食增收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增加粮食产量。近年来,我们按照‘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融合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蹚出了绿色增粮的新路径;还有一条路径就是在粮食品种和品质上下功夫。”孙旭东说,过去我国粮食收购是混粮制,优点是价格统一,缺点是优质粮食卖不出好价钱。“种粮大户出现后,开始在专粮制上做起增收文章。”
  青岛金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第一个尝鲜者。2020年,他们拿出400亩地开始种植高筋小麦,联系多家面粉厂直供,按照订单种粮。“这种高筋小麦价格比普通小麦每斤高0.1元,收入提高近10%。”张荷说,高筋小麦粉由于面筋质含量多、筋力强,揉成的面团拉力强,延伸性和弹性好,一般用于制作需要高筋度的面食,如面包、饺子和面条等。随着面粉厂需求量增加,高筋小麦种植面积目前已扩大到2500亩。从去年开始,他们又拿出400亩地种植有机小麦,并做成面粉和面条,自己做品牌和销售。“我们在线下联系进超市、米面油专卖店,线上通过微信群和直播等方式直接销售,这一块收益更高。”
  在经营模式上,莱西也有了新探索。2019年开始,以党组织为引领,望城街道后堤新村逐步形成“农户+村集体+农业服务公司”模式,分别以农户、村集体和专业农业服务机构按照70%、20%和10%的比例,入股成立青岛兴堤农业合作社,将土地逐步集中起来规模化种粮。中秋节前夕,后堤新村党委书记贾宁忠带着村委一班人研究今年的土地收益分红,现场气氛一片火热。“小麦收益有了保障,咱老少爷们的分红和‘两节’福利问题不大了。”
  如今,兴堤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规模超1200亩。“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给予技术指导,将规模化种粮与精耕细作的优势合二为一,种粮亩均成本降低150元、降幅达20%到30%,每一季小麦亩产比其他村庄高百十来斤,玉米亩产更是比一般种粮大户高两三百斤。”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振东说。3年间,合作社累计分红133万元,其中农户分红98万元,村集体还购置了20多台(套)各式农业机械。“现在咱家底厚实多了,怎么样多打粮,也有了底气。”贾宁忠说。
  “这种模式最大特点是把土地和农民组织起来,把生产集中起来,既不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又有市场化收益;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可提升地力、确保可持续生产,实现了经营主体、土地承包人和村集体多方共赢。”莱西市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秦国立认为,“农户+村集体+公司”的“流转+托管”模式,可充分发挥各主体优势,既确保农户及村集体权益,又利用农业服务公司专业能力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方向在于‘三个集中’。”秦国立说,一是土地集中,这是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二是生产集中,可以逐步提升机械化率;三是“土地+生产”集中,将生产资料和农业服务集中结合起来。“后堤新村走出了第三个集中的新路。”
  “适度规模经营是为破解撂荒地、种粮收益低、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难题应运而生的,目前莱西取得了一些成效。”莱西市委书记周科说,“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