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4-9-29 20:00| 查看: 5511| 评论: 0|来自: 咸阳日报

  今年以来,三原县持续按照“1236”工作思路,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按照国家“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总体部署,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补短强弱,不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实施产业发展提质行动。推动渠岸、鲁桥、独李等镇的蔬菜标准化生产,打造西安咸阳高品质蔬菜供应基地。积极发展五一湖畔民宿、柴家窑林海乡舍、天齐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做好香油挂面、花椒红薯等“土特产”文章。支持新兴、嵯峨两镇生猪、家禽、奶山羊等规模化养殖,链接许家汇、得利斯等重点企业,构建“农头工尾”全产业链条。坚持将65%以上的衔接资金用于增收产业发展,持续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和首位优势产业,落实联农带农新型经营主体项目支持、示范创建、资格认定等扶持激励政策,支持各类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价收购等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近期收益。 
  实施稳岗就业提量行动。加强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务工就业动态监测,因地制宜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通过组织劳务输出、爱心企业吸纳、帮扶车间安置、公益岗位开发等方式拓展就业岗位,确保2024年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不低于去年。在土地流转、特色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给予鼓励支持和优惠帮扶,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担保贴息贷款、创业吸纳就业奖励补助、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提升回乡创业的吸引力和积极性。定期开展就业创业专业培训,按照学员点单、机构接单、政府买单“三单制”培训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帮助解决创业管理、生产技术等问题,破解“本领恐慌”。通过“田间课堂”“联合培训”和“订单培训”等形式,在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农民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采取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措施,建立健全横到边、纵到底的县镇村三级联动就业服务体系。 
  实施乡村建设提速行动。持续提升乡村“两设施”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水、电、路、房、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统筹清洁能源布局,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常态化推进“三堆六乱”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黑臭水体治理,不断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长效管护机制。积极发展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三级养老服务联合体,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和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乡村文明提档行动。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组织作用,不断挖掘村规民约的丰富内涵,深入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弘扬乡村文化。依托人文历史、名人故事、特色小吃、非遗手工开发文创产品等,深挖书院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书法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中,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指导各镇村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广大民间艺人的作用,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队”的特色文化建设。提升治理水平。健全完善“以党建为核心、政治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智治为支撑”的乡村治理模式,全面推广“白鹿原说事会”“有话好好说”等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持续扩大积分制、清单制覆盖应用范围,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激发农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健全完善小微权力、村级事项、公共服务等日常管理制度,持续规范村级组织运行。加强农村电缆网线、监控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