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陶瓷 查看内容

闫武辉:锔起瓷器千种憾 还你无缺万般情

2024-9-22 13:23| 查看: 5934| 评论: 0|来自: 原创

       勤奋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朝着目标不断前行,人生会更加丰盈充实。勤于思考、勤于阅读、勤于实践,才能让梦想的种子开出最绚烂的花。
       这就是闫武辉的人生哲理。

       闫武辉,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协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锔瓷)项目传承人 。
       闫武辉1981年出生。2001年-2003年,在北京军区总政治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当记者,“非典”期间被授予优秀新闻战士,荣立个人三等功;
       2004年-2013年任汝州市新嘉诚汝瓷开发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2013年,北京高品质生活展,中国“华礼奖”,优秀茶空间设计奖获得者;
       2021年,录入《国家记忆 人物大典》人物;
       (标题:闫武辉,愿做锔瓷艺术发展的拓荒人)
       2023年,汝州市汝瓷文化节最佳茶席设计大赛“创意奖”获得者;
       2023年,汝州市青瓷博物馆签约修复师、讲师;
       2023年,河南日报“最美劳动者”。

       闫氏锔瓷技艺是从闫武辉曾祖父闫江龙开始。当年闫江龙在临汝镇妙水寺结识一位云游僧人拜师学艺,走街串巷给老百姓修补锅、碗、水缸等家用器物,之后曾祖父将这门手艺传给祖父闫福云,祖父又传给伯父闫水娃,再传给叔父闫群水,叔父又传给了闫武辉。后来因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再修补碗盆,这个技艺慢慢被遗忘。

       重新捡起这门技艺,源于闫武辉在新嘉诚汝瓷开发公司从事陶瓷行业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因见到损坏的瓷器太多,他于心不忍。每件瓷器从一把泥,一瓢水到蜕变成精美的瓷器,经历了选土、研磨、过滤、配料、练泥、拉坯、晒坯、刻花、施釉、烧制等7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渗透着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瓷器从出窑、运输、销售,到使用时都容易损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让闫武辉心疼不已。

       做瓷器的陶瓷土,矿石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越挖越少。如果把破损的瓷器修复好继续使用,不仅能留住锔瓷的技艺,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也必将大有益处。

       于是,闫武辉便萌生了修补瓷器的想法。他开始到北京、大连、南京、宜兴、开封等地拜访名师学习技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最初的三年时间,闫武辉给别人全部免费修复,只为提升自己的锔瓷技艺。很快,他的锔瓷工艺得到了广大顾客的认可和赞扬。

       每一件瓷器都有自己的生命,每一件瓷器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每件瓷器的破损就是生命的结束,而经过锔瓷修复后的瓷器却成了叠加的双重艺术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