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科教 查看内容

冬至阳生春又来——遂平县第六小学举行冬至主题活动

2023-12-18 19:48| 查看: 5683| 评论: 0|来自: 原创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为了让学生了解24节气之一的冬至的由来以及习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其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热爱民族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文化认同。12月18日上午,遂平县第六小学五二班举行了冬至主题活动。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活动以了解节气冬至、知由来,话习俗、赏冬至诗词、包饺子,迎冬至四个板块展开。

  同学们搜集了与节气冬至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分享。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同学们观看冬至相关视频,进一步了解了冬至的节气定义、气候特征、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小组分工合作,包饺子。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民间还有“冬至不段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同学们纷纷说:“自己动手包的饺子真好吃!”
  通过本次冬至主题活动,同学们了解了与冬至有关的知识,认识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饮食、娱乐中就蕴藏着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冬至阳生春又来”,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牢记历史使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白怀阳)




编辑:龙龙
主编:黄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