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宝金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忙着盘点今年收益。“前三季度总收入接近180余万元,盈余超过35万元。”合作社支部书记王保金满脸笑容,难掩对今年合作社效益的满意。 宝金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8月,现有大樱桃生产基地220余亩、养殖鸡舍3座共28亩、“三防”棚10栋,固定资产达400万元。 “以前对特色种植养殖、品牌打造、市场销售什么的都不太懂。参加了‘头雁’人才培育后,觉得眼界大开!”王保金说,参加完培训后,她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开展大樱桃、核桃种植、绿壳蛋鸡养殖,注册“珍元祥”商标,参与市场竞争,成功打开了西宁、海东等多片销售市场,形成了效益逐年增长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青海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壮大,从业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发挥了重要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引领现代化发展的排头兵。与此同时,农业经营主体、从业人员还有很多跟不上、不适应的地方,“头雁”培育就成为了解题的关键。王保金就是“头雁”人才培育的一名学员,今年,她和来自全省的12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参加了“头雁”人才培育。 “今年我省‘头雁’培育由中山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不但开设了理论和实践课程,还针对学员生产、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把脉和问诊,面对面地进行指导,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通过培育,让‘头雁’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强了能力,让‘头雁’联农带农、强农兴农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马倩介绍。 寒冬时节的高原古城西宁,微风中浸透着阵阵寒意,但在湟中区2024年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专业农机手)培训班的报到室里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田家寨镇坪台村的90后“新农人”梁海林就在其中。 十五天时间的培训,一次次的优异表现,让全班的专业农机手对梁海林刮目相看。推选各小组组长时,她自告奋勇;理论课培训时,她第一个走进教室;实训操练时,她抢着上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理论培训考核的,实操训练考核也名列前茅。 早些年,梁海林跟随丈夫在城里经营小生意,202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梁海林夫妇下定决心深耕农业,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 一台二手的收割机和一台二手的拖拉机,夫妇俩在西宁周边徐家寨的山上开荒100多亩,种植燕麦和青稞,当年收入达到 6 万元。后来又添置了打草机、大货车,不但经营种植,而且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收入连年增加,年收入从6万元增长到15万元左右。 “现在,农村大多数是老一辈在种田,效率很低,国家又制定出台很多惠农政策,我切实感受到从事农机服务大有前途。而且我觉得在田野里驾驶农机驰骋,很飒很酷。”谈起做农机手的经历,梁海林感慨道。 “以前留在农村里的年轻人很少,像梁海林这样既爱农业,而且擅长提供农机服务的女性更少。他们夫妻给农村的青年带了个好头,现在返乡创业的青年越来越多,今年全区将近有100名学员参加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专业农机手)培训班,农村的人才多了,农村发展就更快了。”湟中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祁玉梅介绍。 随着全省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工作的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技能,提高了素质,并把所学化为所用,为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用,真正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4年以来,青海省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引领,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聚焦提升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素养,开展“头雁”人才培育、高素质农牧民、农村实用人才、农牧民中等职业教育等四种类型人才的培育,累计培训人员近6000人,有力促进了全省乡村人才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向前发展。(孙海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