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话说千年古村南孟封

2024-10-22 17:15| 查看: 5827| 评论: 0|来自: 顶端新闻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南孟封村
村子不大,却有千年历史;
       不依山傍水,却有许多名胜和古老的传说……
       南孟封村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小村,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人口1200多人。

南孟封村村委会办公楼
       小村在省内外虽无藉藉声名,但它南邻两公里远的陈家沟,却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是太极圣地;它东北方四公里远的南保封村,是晚清“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李棠阶的故里;村东南四公里远的北平皋村,是春秋时期晋国邢丘城,西周时期是一个文化重镇,周文王曾在此建立行宫,汉代时在此设置平皋县。平皋村四周为古文化遗址,村西是仰韶文化遗址,村北是龙山文化遗址,村东是二里头文化遗址,村北是古邢丘城遗址。
       南孟封村,村东两公里是赵堡镇政府所在地,村西两公里是南张羌镇政府所在地,村西五公里便是温县县城。早些年,温县城、孟州市发往郑州的车辆都是从村北邻的公路穿过,如今,新洛公路(新乡-洛阳)也仅离该村北一公里远。所以说,南孟封村的位置虽非得天独厚,但也算交通便利吧。
       温县是2018年12月经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及国家民政部宣布认定的“千年古县”。“千年古县”的认定条件是十分苛刻严谨的,其标准之一就是置县1000年以上、专名沿用至今1000年以上等。目前全国认定成功的只有110多个县,河南省有13个,其中焦作3个县:修武、沁阳、温县。
       温县历史悠久,夏代设温国,西汉初设温县,仅从建县算起,也已2000多年的历史。迁至今天的治所,也有近1400年的历史,并且是为数不多的自建县以后不曾改名沿用至今的县。

南孟封村西200多年树龄的大皂角树
       既是千年古县,温县的千年古村自然也很多,古迹遍地,古老美丽的传说信手拈来,连赵堡镇政府所在地赵堡村的名字也是因春秋时期晋昭公封大卿赵公“食邑于温”、在温东15里挖地筑城堡而来,迄今也有2500余年历史。
       南孟封村古时称古孟村,这里的原住民大都姓孟,孟氏家庙旧址就在大街十字路口的东北角,除此还有少数景姓。
       相传,大约在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亦或是宋朝年间,村里有位孟氏女性,美丽贤惠,在皇室做过奶娘,后所奶养皇子得势,自古母随子贵,为感谢养母之恩,其皇子奏请朝廷恩准,将此地特封于孟家世袭,并于村南官道叉路口处立一“居官下马碑”,所有官员到此必须下马徒步,以彰孟氏之恩德。自此,古孟村也被称为“孟封”。
       在孟封村北边一里多远的一个小村,为沾其光而改称“北孟封”。其实,有意思的是,“北孟封”村90%多的人都姓李,按说叫“小李庄”更为妥切。由于孟封村在“北孟封”村的南边,为方便区分,慢慢地“古孟村”也自然就被世人称为“南孟封”了。南孟封村明代时属太平乡六里所辖,清代和民国时又和北孟封统称孟封乡。
       “孟封村”名字的由来还有另一传说。
       南孟封村目前有刘、赵两大姓,约占全村人口80%多,其余还有孟、张、任、邓等几家小姓。南孟封村既是千年古村,村中孟姓又是古姓,那为何孟姓至今才有十几户人家?这里就又引出一段有趣的传说:
       据老人们世代相传,明代以前,南孟封村的孟姓人口并不少,在周围的村也算得上一个中等的村庄,孟氏家族也小有名气。明初洪武年间,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1330-1369)三洗怀庆府,杀人无数,此地村庄大都十室九空,后官兵在大街十字口放元宝竟无人敢拾。此间部分孟姓人家侥幸躲过此劫,活了下来,孟封村也与南边的小留村和常阳村(现陈家沟)一样保留了下来。
       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县大移民时,有被迁往温县“古孟村”的百姓,听说此村还住着许多孟姓原住民,就不愿意来,并向朝廷诉苦:我们一些外乡异姓去到此村,人地两生,他们孟姓欺负我们怎么办?朱元璋皇帝听说后,开玩笑似地告诉他们:就凭他们姓孟的那猴十三家敢欺负你们,怕他干啥!?百姓闻言,才敢放心迁来。

       说来也怪,从明朝迁民至现在,500多年来,孟封村孟姓,无论怎样繁衍,迁进迁出,一直保持着那十三、四户人家,而后迁来的刘、赵两姓都已经是数百口人的大姓了。所以,老人们都传说,到底是皇帝,“金口玉言”,一语成谶。此事真假不论,只作笑谈。但“孟”姓是皇帝封的,“孟封村”是皇帝封的,这个村名传说沿袭后世至今,至少它可作为孟封村是一个明代以前古村落的民间佐证。
       其实,这里还有一南孟封村为千年古村更为有力的证据。
       据明朝万历五年的县志记载,南孟封村才子孟岩,于明永乐庚子科举中得举人。小小村庄出了个举人,乡村父老倍感荣耀,官府在村口特为其立了一合“折桂坊”(牌坊),并予以隆重祝贺,这在当时很是有名。孟岩后被朝廷委任为河北邢台县县令。其在位清正廉洁,政绩突出,深得百姓赞誉。晚年告老还乡后,亦尽心为乡梓服务,口碑甚好。死后葬于村南,官府也再为其立功德碑。

温县县志对孟岩的记载
       一个人生前与死后能让乡梓为其两次竖碑立传,可见其在当地德高望重堪称名人。温县志中有关于“孟岩墓”及“折桂坊”的明文记载。查历史纪年表得知,永乐乃明成祖年号,明朝第三个皇帝,孟岩中举时间距明朝统一才30多年,据此推断,孟岩乃元末明初年间人士,那么也就证明南孟封村也一定是明代以前的古村了,村龄也自然有千年左右。
       古时候,孟封村里有三条南北走向的街道,连接村外大路,村南的大路是赵堡镇通往县城的主要大道,常有官宦车马往来,百姓们称它为南官道;村北的大路次于南官道,但也是百姓东来西往赶集赴城的主要道路,人们称它为北官道。在南官道的西叉路口,立有“居官下马碑”一合,凡从此经过的大小官员,俱要下马落轿,步行通过,以示对孟封予朝廷有重恩之人的奖赏。村北官道往西半里通往北张羌村的叉路口北边有一座药王庙,又名孙真庙,原供奉着唐代“药王”孙思邈。

       孙真庙原来规模并不大,相传清朝年间,因孙真人显灵,治好了温县北平皋村“原财”老母亲的重病,原母起死回生,为感其恩,由“原财”出资,在原址上垫起一座阔数亩、高丈许的墩台,上修大殿、卷棚、山门,内塑孙真人金身,甚是雄伟、壮观。
       自此,每逢传统节日,周围三乡五里十里八乡的人,前来进香、祛病,祈子、许愿的善男信女更是络绎不绝。小商小贩亦云集于此,很是热闹,成为温县东乡一大庙会。清末县志特予以记载,百姓们称其为“墩台洼”。
       另据传,孙真庙山门外的东西两侧地下各有一宝物,东侧为一雄鸡,西侧为母鸡,有缘心诚之人到此处跺几下脚,神鸡便会咯咯、咕咕鸣叫,为其祈福,很是神奇。后因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灾荒战乱,孙真庙被毁于一旦,宝物亦被盗,甚是可惜。

南孟封村孙真庙大院
       南孟封村北大街十字路口西北角,修有文王庙,内供奉周文王塑像,因其规模宏大,村民们又称其为大庙。这也是村民们崇文的象征,县志亦有记载。
       逢年过节村内外的许多人来此上香、朝供,敬奉神明。
       除此,平日里也常有村里的仁人志士、富庶人家,集些银两聘请先生在此开设私塾学堂,教授子孙文化。
       古时候,村民在村中大街十字路口,修有一小坛,名祖师坛,坐北面南,朝着南边供奉着神像,门朝着南来的大沟,据说是为了镇慑南沟及南来之水的冲克,趋吉避凶而修建。这个十字街口也被人们称为“坛门囊”。
       村北官道与大街的交叉路口中心修有一座阁,如同现代的交警亭大小,同样是因风水的原故,为镇压北来的大路冲射而建。此处也被村民称为“北阁口”。
       另外,村北还有天爷坛,村西有老君坛。仅颂扬妇女守节贤孝的“节孝牌坊”就有两合,一座在东西大街西段,一座在北官道路北,上面镌刻着八仙庆寿图与赞美其贤孝的对联,很是壮观,可惜“文革”中被当做“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毁掉。

       孟封村自古乡风文明,人心淳朴,村民大都勤劳善良,崇文重德,耕读传家,英才辈出。村民们多以男耕女织为生,农业上除种植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大多以种植闻名于海内外的地黄、山药、菊花、牛膝等四大怀药为主。经济头脑灵活的,农闲时节多做些加工业,以开粉坊、下粉条、旋粉皮、磨豆腐、织白货等居多。另有打铁卖铁货农具的,其中孟封村打的“十指扒”以其结实耐用、平整土地没有鸡窝坑而名闻古温,是怀庆府知名品牌。
       一些殷实的家庭教授子孙们读书求取功名的亦不乏其人。其中名扬梓里的有刘姓的科举考试中录一门五秀才一贡生,该贡生后在省户部为官(清朝时户部主要掌管土地、户籍、赋税、奉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南孟封村刘氏宗祠
       对于刘姓的一门五秀才,笔者(刘天智)小时候就经常听父母讲,因笔者的曾祖父就是其中之一。曾祖父刘柱国19世纪中期人,他考取秀才后一直在温县武德镇宋庄教书。
       曾祖父毕竟是有学问的人,封建时代就不信鬼神,他为子孙后代立下了许多新的家规,破除封建迷信及陈规旧俗。比如当地有人死后晚上“出魂”的习俗,这个习俗非常折腾家人影响他人,而曾祖父就规定本家族取消这一习俗。
       至今,我们家族仍遵守这一规矩……可惜曾祖父因病中年早逝,仅活了50多岁。听父亲说曾祖父去世后官府给他修了砖券墓。

南孟封村赵氏家庙
       刘姓对教育重视,赵姓人家亦不甘落后。赵姓六世小六门中就出了一门三杰,兄赵谋清朝道光年间被省布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财政厅、人社厅的职能)聘为理问(布政司的直属官员,从六品),其弟赵清瑞任祥符县(原开封县,现为开封市祥符区)教谕(教育局官员)。这些,温县县志都有明文记载。
       亦有少数跑买卖作生意的,其中以村东赵姓的七世孙赵运暹(赵谋之子)尤为出名。此人以其灵活的经济头脑、诚实待人的经营手段、超前的眼光而致富。历经两代人的努力,使赵家成为名震荥阳、温县黄河两岸的大财主,温县境内黄河北岸的滩地几乎都是他家的,大约有20000亩左右。所以,人们也称他为"赵半滩",由此而载入史册。另有因忠厚诚实、一心为主人服务、以打工而致富的赵门三世子弟赵永昌等,为赵氏族人争了光。
       抗日战争时期,南孟封村也有过光荣的历史记载。
       1942年春的一天,有8个日本骑兵,从温县城出发,经南孟封村南官道耀武扬威向东而去,村里几个民兵立刻将这一消息报告给当地游击队,并配合在其村南设伏,在日本骑兵返回时,突然开火,打死7人,一人逃跑。随后村民将其尸体扔入井中。第二天县城日军出动大队人马来村中扫荡报复,村民们纷纷跑掉,日本兵只抓住了十几个没来得及跑的老人,将他们用机枪射杀在村中十字口东南角的大坑内。几十年后还有人在大坑里的水中捡到了过几颗子弹。我觉得将来应该考虑在此地址上立碑记载(纪念)。

村中古宅里的180余年的大槐树(槐抱榆)
       日月勿勿,沧海桑田,千年古村如今旧貌变新颜。
       新中国成立后,南孟封村同样得到了新生。全村人同心同德谋发展,平整土地,大搞水利建设,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文革”前该村曾是温县农业战线的“四面红旗”之一。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全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经济,努力挖掘传统产业潜力,最成功的是加工豆腐产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村仅开豆腐坊、连带养猪的农户占到40%,绝大多数家庭都进入了小康。至今,村中上规模的豆腐加工企业就有八九家,除占领温县市场外,武陟县、沁阳市等周边县的超市,豆腐销量有一半被南孟封村占有。建筑、绿化业也方兴未艾,快速发展。
       20多年来,由于中国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游客的纷纷到来,近在咫尺的南孟封村也跟着沾了光:一条笔直宽阔的旅游观光大道穿村而过,直到陈家沟村;赵堡镇政府、派出所等镇机关已搬到孟封村南办公;村里的街道也早已是水泥路面……村民可谓是家家安康和谐,人人幸福美满。

穿村而过直通陈家沟村的旅游观光大道
       随着陈家沟景区的日益繁荣、扩展,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南孟封村必定会有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千年古村,自有千年的传承,裹挟着历史风云变化,能传承至今的古村落自然氤氲着历史之沧桑,文化之厚重。
       每一个古村落,每一棵古树,每一处名胜古迹都经历了历史烟尘的洗礼,像愈加熠熠生辉的珍珠,它们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活化石,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年轮。
       古村落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座牌坊,每一处古宅,甚至是古屋上偶尔能留下的一块砖雕,都仿佛在轻声细语地讲述着一段段久远久远的故事……
       前些年,许多地方有一股改古村镇名字风气,对此,笔者是持反对意见的!我们认为,只要不是名字寓意特别不好或者发生歧义的,就不要轻易改。要知道,每一个古老地名都可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符号及文明的传承。据说现在温县的南孟封村、北孟封村许多村民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上,村名被改成了“南孟丰”、“北孟丰”。“封”改为“丰”是极为不妥的,一字之改就改掉了传说,改掉了历史,这个村名就没有意义了。连清朝“三代帝师”李棠阶的故里“南保封”,许多人的身份证、户口本上村名也改成了“南保丰”,“北保封”也改成了“北保丰”。这些村历史上都是皇帝的王公大臣、太子太保的“封”地,怎么能随便就改为“丰”了呢!?建议相关部门能把这些不该改的村名改回来,否则,几百年后还有什么历史及文化传承呢?!
       南孟封村是河南、是中国无数个千年古村落之一,虽然它名气不大,但我却对它充满无限热爱、无限感情,因为它是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魂牵梦绕的地方。(刘天智 赵进兴  本文图片均为温县县委宣传部徐宏星拍摄)
       作者简介

       赵进兴   温县赵堡镇南孟封村人,小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 43 年,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长期担任学校负责人。爱好文艺、文学、书法,退休十多年来十分热心为乡梓服务,收集编纂村史、族谱、名人传记、庙宇碑文等,深受家乡百姓尊敬。

       刘天智   河南省温县人,高级经济师。曾先后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商品流通论坛》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河南商报社副社长,信阳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平桥区委副书记,后又任河南商报社正处级纪委书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副书记、纪委书记。在全国公开报刊先后发表文章40余万字。
返回顶部